2017年11月1日《陕西日报》第11版 本报记者 杜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在陕西,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硕果累累,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鼓舞全省人民追赶超越,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促进科技经济融合,全省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会让十九大精神早日在陕西落地生根。
创新是追赶超越的动力
2017年9月21日,京沪高铁上,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此次“复兴号”整体设计以及车体、转向架、牵引、制动、网络等关键技术都是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而为“复兴号”提供动力的牵引电机,由研发中心位于西安的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研制。
在这重要的一天,“复兴号”牵引电机的主管设计师薛秀慧还在长春市进行其他项目的技术交流。“我不在首发车的现场,但我对我们研制的电机有信心。‘复兴号’在京沪高铁率先以时速350公里运营,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商业运营高铁速度最高的国家。”薛秀慧说。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研制的牵引电机助力“复兴号”陆地飞驰,让“陕西智造”跑出了“中国速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尤其在科技领域中,创新为陕西追赶超越注入了强大动力——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攻克了高效节能特大型轴流压缩机和TRT装置的核心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际上首先揭示了小麦条锈菌致病性变异途径与机理。
航天四院特级技师徐立平创新研制刀具雕刻火药,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一飞冲天,航天九院七七一所研制的产品助推中国航天迈进“空间站时代”。
新时代,陕西创新成果频出,来自陕西科技工作者强烈的创新责任意识,来自他们向国际科技制高点攀登时一往无前的勇气。
“‘复兴号’牵引电机的研发及试验按时间节点完成的那一刻,我长吁了一口气。从完全不掌握核心技术,到完全自主研发核心技术,虽然这一天我们等了很久,但这一步迈得很大。”薛秀慧说,“从2004年开始,伴随着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我们在提供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中一直摸索创新,希望探寻出真正适合在中国运行的动车组产品。”
从2014年3月到2016年2月,“复兴号”牵引电机的研制历经数百个日日夜夜、数十次方案调整,一个个难题在开拓创新中被攻克。
创新让追赶超越有实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数次提及“科技”,多次强调“创新”。中国创新驱动的持续深入,让先进技术站在了世界前沿,有力带动了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也为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指引了方向。
在陕西,众多创新成果、新技术的诞生,让陕西创新的步伐越走越稳、越走越自信。
据了解,2016年陕西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居全国第九位;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800亿元;专利授权量增长45.7%,居全国第一位。此外,陕西已经成为全国3D打印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研发和生产基地,拥有全国近三分之二的3D打印知识产权。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坚持“科研、中试、产业”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先后孵化科技企业29家,今年总收入预计突破百亿元。
2015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孙金菊课题组自主研发的低温液体膨胀机在河南能化集团的大型空气分离系统中试车成功,实测性能指标达到了同期国外产品的水平,成本却大大降低。“一台体积不到10立方米的低温液体膨胀机,从法国、美国等国进口,售价600万元人民币。十几年前,国内的能化企业,只能默默承受这样的价格。而低温液体膨胀机是低温空分和天然气液化装置中的关键节能设备,用于替代高耗能的传统节流阀,可使系统的总能效提升3%到6%。”孙金菊教授说。
鉴于陕西的科技实力,科技部正式批复支持陕西省开展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国家支持陕西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加强创新型城市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来,陕西省共有168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在全国排第四位。2016年,陕西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7.5%,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逐步提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外同行业的专家来陕西都去看兵马俑,不怎么和我们合作。现在他们很乐意到陕西来开展实质性合作研究。这说明,我们的基础理论研究确实处于若干领域的国际前沿。”主持创建中国第一个空间材料科学实验室的西北工业大学教授魏炳波,在获得陕西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时这样感言。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硬实力。科技创新不仅能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支撑作用,而且还能带动周边区域和相关领域的进步。在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中,高校、研究所、企业之间能最大限度地释放自身能量,分享创新经验。科技创新的生态圈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其中的各要素也会得到可持续发展。
创新为追赶超越聚人才
陕西省有各类科研机构1176家,各类高等学校116所。在陕两院院士61人,有突出贡献专家1059人,重点科技创新团队189个,青年科技新星617人。“十二五”以来,陕西省先后承担国家973计划、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项目2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389项。
煤炭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发电多联产系列技术,成功将煤炭化学能直接高效转化为氢能,从源头上根除硫化物、氮化物等气体污染物以及PM2.5等粉尘颗粒物的生成和排放。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郭烈锦教授带领的团队,构建了世界首套煤炭超临界水煤气化制氢示范系统。
“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经过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俞茂宏半个世纪的坚持研究被提出。该理论已被国内外有关学者引入结构分析计算机软件,应用于航空、机械、水利、岩土工程等领域,成为第一个写入基础力学教科书的中国人的理论。
在丰富科教资源的支撑下,陕西创造出一系列世界瞩目的研究成果。科技领域生机勃勃,科技人才大量涌现。
随着一批批有创新意识的年轻人承担起重任,创新有了更旺盛的生命力。“团队的成员中,年轻人占了大多数,他们把旺盛的精力投入到产品的设计、载客运行试验等环节中。能为这样的国家品牌贡献智慧是我们的荣幸!”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的副总工程师高永军,负责并全程参与了“复兴号”牵引电传动系统的研制,团队中的年轻人给了他很大鼓舞。
今年4月,整车线路试验时,高永军他们在电磁兼容试验中遇到了技术难题。“为了找出干扰源,我们准备了上百个探头,采集了上千条数据,然后再逐一建模、分析。”高永军感慨,“人的力量是无穷的!变流器的设计在西安完成,核心的功率模块在西安生产。整个过程的确不容易,但我们矢志不渝,直到攻克所有难题。”
众多人才的聚集,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陕西科技发展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
近年来,陕西省出台了《陕西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陕西省“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其中,《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明确了对成果转化的金融支持、财税政策及评价机制,提出构建校企新型研发平台、军民融合“人才池”、产业联盟“专利池”等转化通道和载体。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在陕西聚集,更多的核心产品在陕西研发、生产。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您好!您有任何需求请给我们留言哟!
意向说明
联系信息
©️ 2021 陕西科技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陕ICP备16003166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西安